评定分离改革落地这几年,招投标市场像是被按了重启键,那些藏在流程里的别扭劲儿,正一点点顺过来。最直观的变化,是招标规则从专家定输赢转向了需求说了算,越来越多业主敢于跳出既定框架,选出真正适配项目的企业。
以前评标专家打分像道紧箍咒,企业投标时总琢磨怎么把标书做得让专家挑不出错,至于项目实际需要反倒成了次要的。去年广州一个旧城改造项目,评标委员会推荐的前三家都是报价压到最低的,可业主最后选了第四家,这家企业手里攥着三个同类改造的成功案例,光后期居民投诉处理方案就写了整整五页,项目过半时果然比预期少了三分之一的邻里纠纷,这种按需求选人的情况现在越来越常见。
市场里的歪门邪道也少了。上海推行改革后,某地铁延伸段投标,有企业想靠老关系打招呼,结果业主直接把企业近五年的工程质量罚单摆出来,当场就把人劝回去了。当地住建局的人说,改革后串标投诉量降了四成,毕竟专家只负责筛掉不合格的,最终拍板的是对项目负责到底的招标人。
不过改革也不是没遇到磕绊,仍存在一些需要持续优化的环节。有些区县的招标人怕担责,还是照着评标排名画圈。但总体来看,企业总算从围着专家转变成盯着项目干。杭州一家建筑公司老板说,现在他们投标时花在研究项目图纸上的时间比琢磨评标细则多了一倍。这种实打实的转变,或许就是改革最实在的成效吧。
招投标必备《tocheck单机版标书查重软件》-围串标风险点智能检测与识别,提供多维围串标风险评估模型。服务于招标代理企业、审计局、央企、智慧招采平台等超过1000家企业及普通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