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代理从服务中介到围标操盘手

招标代理机构本是衔接招标人与投标人的专业服务主体,承担着规范交易流程、保障公平竞争的核心职责。但在行业转型与利益诱惑的交织中,部分机构偏离服务本源沦为围标操盘手,其异化背后是权责失衡与监管缺位的深层积弊。

异化的根源始于生存压力与利益驱动的错位。随着政府采购电子化推进,传统代理服务利润空间被压缩,部分机构为争夺项目,主动迎合招标人量身定制需求。通过设置倾向性资质门槛、精准释放招标参数等方式,为特定投标人铺路;更有甚者直接联络多家企业串标围标,按中标金额抽取操盘费。某公路项目招标中,代理机构便通过拆分标段、设定排他性技术指标,帮助关联企业顺利中标涉案金额超亿元。

行业监管的滞后放大了异化风险。当前对代理机构的监管多停留在资质审核层面,对招标文件编制、开评标过程的动态监管不足;加之部分招标人将主体责任转嫁,默许甚至纵容代理机构违规操作形成监管真空。而电子招投标平台的技术漏洞,也为代理机构暗箱操作提供了可乘之机,如通过后台数据筛选潜在投标人信息。

遏制异化需重构行业生态。一方面要强化代理机构责任清单,将招标文件合规性、交易过程透明度纳入考核,实行红黑名单制度;另一方面需升级监管技术,依托电子招投标平台建立智能预警机制,对异常参数设置、高频关联投标等行为自动识别。唯有让服务价值回归本位、让监管长出牙齿,才能推动代理机构走出转型阵痛重拾行业公信力。

招投标必备《tocheck单机版标书查重软件》-围串标风险点智能检测与识别,提供多维围串标风险评估模型。服务于招标代理企业、审计局、央企、智慧招采平台等超过1000家企业及普通用户。


2025-11-10 11:56:59

相关文章

标后履约黑匣子,物联网如何破解转包分包困局 眉山三化改革样本:74%的外地企业参与率的营商环境密码 区块链存证能否终结招投标事后抵赖? 如何用三清单核查打掉应招未招? 电子清标系统如何让机器码雷同现形? 当FIDIC条款与中国招投标制度的碰撞与交融 评标专家的三色管理,科技重塑招投标公平性
上一篇: PPP招标合规危机隐性债务与审计监管 下一篇: 已经是最后一篇了